搜索
首页 《归田诗》 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涂。

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涂。

意思:官服礼服实在是空的器具,簪衣裳都怕涂。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归田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表达了对于权贵生活的虚伪和畏惧,对于正直之道的孤立无援,对于生活贫穷的无奈,以及最后对于归隐田园,与世无争的向往。 首联“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涂”,绂冕和簪裳都是古代官员的服饰,代表权贵。诗人认为这些权贵生活不过是虚伪的表面,他们实际上都畏惧权谋之路。 颔联“角机身未保,好直道先孤”,角机是古代一种用于报警的器具,这里诗人用角机来比喻人的生活,意指人的生活常常充满危机,无法保障。而好直道先孤,则表达了坚守正直之道的人往往会被孤立。 颈联“甔石曾何有,田园浪更无”,甔石是古代的一种小量器,这里诗人用它来表示自己的生活贫穷,连一点积蓄都没有。而田园浪更无,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连归隐田园的资本都没有。 尾联“可能推两耜,沮溺共为徒”,两耜是古代农具,沮溺是古代两位隐士的名字。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归隐田园,与世无争。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于权贵生活的虚伪和畏惧,对于正直之道的孤立无援,对于生活贫穷的无奈,以及最后对于归隐田园,与世无争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涂。
角机身未保,好直道先孤。
甔石曾何有,田园浪更无。
可能推两耜,沮溺共为徒。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绂冕

    读音:fú miǎn

    繁体字:紱冕

    意思:(绂冕,绂冕)

     1.古时繫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
      ▶《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绂絻而亲迎。”
      ▶唐·骆宾

  • 畏涂

    读音:wèi tú

    繁体字:畏塗

    意思:(畏涂,畏涂)
    亦作“畏途”。
     
     1.艰险可怕的道路。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
      ▶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