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诗六首·和乞食》 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

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

意思:可叹我客居长安,十年没有休息时间。

出自作者[宋]王阮的《和陶诗六首·和乞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漂母分食相济的事迹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漂母行为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长安求官不得的苦闷和无奈。 首联“淮阴漂母事,不谓身见之。长歌季明诗,益信非虚辞。”中,诗人对漂母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认为她分食相济的行为并非空谈,而是真实存在的。这一行为被诗人以季明的诗歌长歌所赞美,更加证明了漂母行为的真实性和高尚性。 颔联“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表达了诗人在长安求官的艰辛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客居长安的游子,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无休止的等待和追求,然而却仍然没有得到满足,更不用说谋求一时的酒醉。 颈联“曳裾富儿门,焉食酬一诗。达于翁卿间,喧喧谓余非。”描绘了诗人求官不得的窘境。诗人试图进入富人的门庭,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提携,然而却无人理会他的诗歌。在翁卿之间,人们纷纷质疑他的能力和价值。 整首诗以漂母分食相济的事迹为引子,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高尚行为的赞美和对求官不得的苦闷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漂母行为的赞美和对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阴漂母事,不谓身见之。
长歌季明诗,益信非虚辞。
嗟余客长安,十载无休期。
一饱不自足,况敢谋酒卮。
曳裾富儿门,焉食酬一诗。
达于翁卿间,喧喧谓余非。

关键词解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客长

    读音:kè cháng

    繁体字:客長

    英语:guest-chief

    意思:(客长,客长)

     1.旧时客店主人对客人的敬称。
      ▶《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路逢一店,唤‘

  • 休期

    读音:xiū qī

    繁体字:休期

    意思:美好的时期。
      ▶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诏》:“昔在休期,早隆朝寄。”
      ▶宋·曾巩《谢赐唐六典表》:“伏遇皇帝陛下接五圣之休期,振千龄之绝业。”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