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颜持约》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

意思:半竹篙寒碧秋钓鱼,一个笛子西风夜倚楼。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和颜持约》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 首句“半篙寒碧秋垂钓”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站在河岸边,看着半篙之深的秋水,感受到寒意和碧绿的秋意。这里用“垂钓”来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仿佛看到了一位孤独的垂钓者,独自在河岸边垂钓,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寥。 第二句“一笛西风夜倚楼”则描绘了更深一层的景象,诗人倚在楼阁上,吹着笛子,面对着西风。这里的“西风”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寒冷,而“夜”则给人一种静谧和孤独的感觉。诗人通过笛声和倚楼的场景,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第三句“多少巫山旧家事”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怀旧之情。这里用“巫山”来象征美好的爱情和回忆,而“旧家事”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无奈。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表达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最后一句“老来分付水东流”则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哀愁。诗人通过将过去的回忆交付给东流之水,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无奈。这里的“老来”暗示着诗人已经年老,而过去的回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这种哀愁和无奈的情感,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间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怀旧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寂寥,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
多少巫山旧家事,老来分付水东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寒碧

    读音:hán bì

    繁体字:寒碧

    意思:
     1.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
      ▶唐·陆龟蒙《吴俞儿舞歌•剑俞》:“技月喉,擢霜嵴,北斗离离在寒碧。”
     
     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

  • 垂钓

    读音:chuí diào

    繁体字:垂釣

    英语:whiff

    意思:(垂钓,垂钓)
    垂竿钓鱼。
      ▶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于谿谷兮,上要求于僊者。”
      ▶唐·孟浩然《临洞庭》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倚楼

    读音:yǐ lóu

    繁体字:倚樓

    意思:(倚楼,倚楼)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宋·黄庭坚《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说封侯,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