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六十九首》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意思:不使用南询弥勒,为什么要往找文殊。

出自作者[宋]释道宁的《偈六十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佛教禅诗,通过对寺庙、佛像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庄严、慈悲的气息。 “琉璃殿上,古佛舒光。”首先描绘了寺庙的庄严景象,殿上的琉璃瓦闪耀着光芒,而古佛则发出柔和的光辉。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神圣、庄重的感觉。 “明月堂前,昙华布影。”这句诗描绘了堂前的佛像在月光下投射出美丽的影子,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不舒不卷,寂尔无根。不放不收,是真常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佛像的神秘和深邃,既不展开也不收缩,没有固定的形态,却永恒存在。这种描述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超越时间的感觉。 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教的敬仰和赞美,通过描绘寺庙、佛像的神秘和深邃,传达出一种宁静、庄严、慈悲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修行者的鼓励和启示,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慈悲,追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佛教禅诗,通过描绘寺庙、佛像的神秘和深邃,传达出一种宁静、庄严、慈悲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这首诗也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慈悲。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琉璃殿上,古佛舒光。
明月堂前,昙华布影。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华藏门开,任君瞻仰。
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
或放或收,处处毗卢境界。
不舒不卷,寂尔无根。
不放不收,是真常在。
丝毫无碍,统摄圣凡。
自利兼他,古今不坠。
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

关键词解释

  • 文殊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殊

    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徵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徵智慧锐利威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

  • 弥勒

    读音:mí lè

    繁体字:彌勒

    英语:mile

    意思:(弥勒,弥勒)
    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着名的未来佛。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