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歌》 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

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

意思:自古以来都感叹,现在我越来越忍气吞声。

出自作者[明]高叔嗣的《古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怨与感慨,融入了古人对才华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悲哀。首联“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中,“荆和”是指和氏璧,此处用以比喻优秀人才或珍贵的事物。“当路泣”形象描绘了瑰宝被忽视、遗弃的悲伤场景,“良璞为谁明”则进一步表达了珍贵的事物却无人赏识的无奈。 颔联“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中,“茫然”表达了无知、不明事理的状态,“大楚国”暗指广阔的社会或国家,“白日失兼城”则形象描绘了失去光明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珍贵事物被埋没的悲哀。 颈联“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中,“燕石”指伪造的玉石,“鱼目”则指混珠的鱼眼。这两句表达了伪劣的事物却受到重视,而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却被轻视的社会现象。 尾联“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中,“古来共感叹”表达了这种悲哀不是个别的,而是自古以来普遍存在的。“今予益吞声”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现象,欲言又止,无法直言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悲哀,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
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
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
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

关键词解释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吞声

    读音:tūn shēng

    繁体字:吞聲

    短语:抽泣 饮泣 泣 悲泣 啜泣 抽噎 哭泣 幽咽 呜咽 哽咽

    英语:to swallow one\'s cries

    意思:

  • 感叹

    读音:gǎn tàn

    繁体字:感嘆

    短语:慨然

    英语:to sigh (with feeling)

    意思:(参见感叹,感叹)

    近义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