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上监察御史》 右文幸际休明世,奉昭犹须牧守臣。

右文幸际休明世,奉昭犹须牧守臣。

意思:幸亏时候休第二代右文,奉昭仍然需要牧守臣。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又上监察御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观光上国、参与朝政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儒雅的风度和卓越的才能。 首联“一札兴贤圣化新,观光上国已彬彬”描绘了这位官员收到一封来自朝廷的信件,信中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鼓励,他因此感到非常荣幸,决定前往京城观光朝政。这一联通过描绘官员的荣誉感和积极态度,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之情。 颔联“右文幸际休明世,奉昭犹须牧守臣”进一步表达了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待。他感到幸运的是,他生活在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代,因此他必须承担起为朝廷服务的责任,成为一位忠诚的臣子。这一联通过描绘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待,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扬。 颈联“鹈鴃不为芳草计,鹪鹩似畏罻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官员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鹈鴃指的是一种鸟,它不会为芳草计,也就是说它不会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而鹪鹩则是一种小鸟,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因此避免被捕捉的危险。这一联表达了官员明白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有限,因此他不会为个人利益而争斗,而是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尾联“轺车到处天恩遍,祗有儒林欠得春”描绘了官员的出行场景和朝廷对他的恩宠。他乘坐着轻便的车子,到处受到朝廷的恩宠和关怀。然而,他仍然感到自己缺乏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这暗示了他对朝廷的期望和自己的追求。这一联通过描绘官员的出行场景和朝廷对他的恩宠,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愿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荣誉感、忠诚、谦逊和追求,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朝廷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赞扬和对官员个人品质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札兴贤圣化新,观光上国已彬彬。
右文幸际休明世,奉昭犹须牧守臣。
鹈鴃不为芳草计,鹪鹩似畏罻罗人。
轺车到处天恩遍,祗有儒林欠得春。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守臣

    读音:shǒu chén

    繁体字:守臣

    意思:
     1.诸侯对天子或大夫对诸侯的自称。
      ▶《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
      ▶《左传•宣公十年》:“

  • 明世

    读音:míng shì

    繁体字:明世

    意思:政治清明的时代。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 右文

    读音:yòu wén

    繁体字:右文

    英语:(of a ruler) patronize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意思:
     1.崇尚文治。
      ▶宋·欧阳修《谢赐<汉

  • 休明

    读音:xiū míng

    繁体字:休明

    意思:
     1.美好清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