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时舅氏初贬》 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

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

意思:另国榆树在,沾衣血泪和。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时舅氏初贬》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贱易蹉跎,其如酷似何。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境况。 首两句“孤贱易蹉跎,其如酷似何”: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孤独卑贱的地位,这往往容易使人虚度时光,消磨意志。然而,生活如此,又怎能像往常一样呢?这种困境,像是什么事情都无法如愿,这其中的苦楚和无奈,难以言说。 接下来的两句“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描绘了作者在家族中的处境,一方面是家族的衰落,另一方面是依赖于外家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深忧虑。 “别国桑榆在”和“沾衣血泪和”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艰辛。尽管身处他乡,但心中仍然挂念着家乡的一切,这种思念和生活的艰辛,如同血泪一般。 最后两句“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像失群的大雁一样的命运的同情和怜悯。尽管作者自身的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但他仍然关心那些和他一样处于困境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帮助,渡过难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境况,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也有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他人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贱易蹉跎,其如酷似何。
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
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
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桑榆

    解释

    桑榆 sāngyú

    (1)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old age]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 别国

    读音:bié guó

    繁体字:別國

    意思:(别国,别国)
    由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
      ▶《韩非子•定法》:“韩者,晋之别国也。”
      ▶陈奇猷集释:“太田方曰:晋三卿韩、赵、魏分晋而有之,故曰别国。”

  • 血泪

    读音:xuè lèi

    繁体字:血淚

    英语:tears of blood

    意思:(血泪,血泪)

     1.《韩非子•和氏》:“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后用以指带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