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因循。
意思:只恐怕拖延。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天台旧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思念之情。
首句“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直接点明诗人与旧地天台的别离情愫。诗人再次踏上旧地,却已是人去楼空,不禁让人心生遗憾。这里的天台,显然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名胜之地,而刘郎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天台仙人。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既增添了诗的意蕴,又为全诗笼罩了一层仙气。
“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诗人借用了“阳关三迭”的典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在饯别的酒宴上,诗人频频举杯,不忍听那再三唱响的离别之曲,表达了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复杂心情。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诗人以未老的刘郎自比,表达了对故乡和仙乡的深深眷恋。尽管诗人尚未老去,但离别之痛已经让他难以忘怀那仙乡胜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刘郎的典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仙气和诗意。
“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他担心自己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再见旧友,无法再听到他频频劝酒的声音。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旧地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怀旧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仙气和诗意,让人感受到了天台山的美好和神秘。
相关句子
- 一日一日,因循因循。-- 出自《偈十二首》作者:[宋]释文准
- 莫自因循。-- 出自《减字木兰花·人生可意》作者:[宋]韦骧
- 莫因循。-- 出自《春从天上来·乐道安贫》作者:[宋]无名氏
- 勿因循。--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侯善渊
- 只恐轻飞。-- 出自《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作者:[宋]张先
- 只恐乘风。-- 出自《减字木兰花·风鬟雾鬓》作者:[宋]周邦彦
- 只恐灵根芽。--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机深远》作者:[宋]张抡
- 只恐到天台。-- 出自《菩萨蛮 蒙莒石刻 至正戊子(一三四八)二月》作者:[元]契玉立
- 只恐于飞起。-- 出自《蓦山溪·江南春信》作者:[宋]周纯
-
只恐后期愆。-- 出自《菩萨蛮·鸦儿学画犹嫌丑》作者:[宋]刘学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