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意思:粮食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在浙东施政的官员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宽大胸怀、气节、才干、勤政爱民、儒雅风度等。 首联“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直接点明这位官员受到皇帝的重视,被委派到浙东进行政务处理。 颔联“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用大海和山峰来比喻这位官员的气度和胸怀,表达出他的气度宏大、正直不阿的形象。 颈联“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描绘了这位官员捧着皇帝的诏书,辞别百官的场景,表现出他的尊贵和威严。 接下来的诗句,从各个方面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勤政爱民、儒雅风度等形象。“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这两句借用萧何和叔孙通的历史典故,表达出这位官员在政务处理上的才能和智慧。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优秀的官员的形象,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
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
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
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
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
旋种烟莎迳,闲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
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床树法,客献递诗筒。
饮席螺为盏,吟舟苇作篷。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叔孙

    读音:shū sūn

    繁体字:叔孫

    英语:Shusun

    意思:(叔孙,叔孙)
    复姓。
      ▶春秋·鲁有叔孙得臣。见《左传•文公元年》。

    解释:1.复姓

  • 相国

    读音:xiàng guó

    繁体字:相國

    英语:prime minister

    意思:(相国,相国)
    古官名。
      ▶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 馈粮

    读音:kuì liáng

    繁体字:饋糧

    英语:to send provisions

    意思:(馈粮,馈粮)
    运送军粮。
      ▶《孙子•作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后汉书

  • 萧相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蕭相

    意思:(萧相,萧相)
    指汉丞相萧何。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无知叡敏,独昭奇迹,察侔萧相,贶同师锡。”
      ▶晋·左思《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览荀

  • 国制

    读音:guó zhì

    繁体字:國製

    意思:(国制,国制)
    本朝的制度。
      ▶《辽史•百官志一》:“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按,此指辽王朝统治者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