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薄薄酒二首(并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意思:伯夷、叔齐盗跖同丢失的羊,不如眼前一喝醉了是非忧乐都两忘。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薄薄酒二首(并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以一种生动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家贫却好饮的胶西先生赵明叔的形象。他的人生哲学是“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即使生活贫穷,他也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认为淡淡的酒比茶更好,即使妻子丑陋,也比空无一人的房间好。 诗歌中的语言流畅,运用了许多的对比和排比,如“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和“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等,使得诗歌更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此外,诗歌中也包含了一些深层的哲理,如“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和“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表达了人生短暂,富贵名利都是过眼云烟,不如把握现在,忘却烦恼,尽情享受生活的思想。 整首诗歌以赵明叔的形象为载体,传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珍视眼前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
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
粗粗布,胜无裳。
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
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乐都

    读音:lè dōu

    繁体字:樂都

    意思:(乐都,乐都)
    康乐之都。
      ▶汉·张衡《南都赋》:“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忠节允着,清风载兴,泱彼乐都,宠子惟王

  • 亡羊

    引用解释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 夷齐

    读音:yí qí

    繁体字:夷齊

    意思:(夷齐,夷齐)
    伯夷和叔齐的并称。
      ▶《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
      ▶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盗跖

    读音:dào zhí

    繁体字:盜跖

    英语:A Robber Called Zhi

    意思:(盗跖,盗跖)

     1.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名跖,一作跖,“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

  • 两忘

    引用解释

    1.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元 倪瓒 《听袁员外弹琴》诗:“两忘絃与手,流泉松吹声。”

    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连珠》:“是以弘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