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吹杨叶者二首》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意思:吹向分离攀折的地方,当应该有断肠人。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闻吹杨叶者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离别之情的诗歌。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边疆战士的英勇和离别之痛的苦涩。 首句“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以杨叶和悲笳的声音,描绘出边疆战士的悲壮豪情,同时以胡马迎风的形象,展现出边疆的风貌和气势。一个“妙”字,形象地表现了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也传递出音乐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第二句“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通过“雁门寒月夜”的意象,进一步营造出边疆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也暗示着边疆战士的孤独和艰辛。而“卷尽惊沙”的形象,则表现出边疆的风沙之大,进一步凸显了边疆的艰苦环境。 第三句“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通过对吹奏者技艺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一个“寥亮”形容音乐清脆激昂,一个“幽音”则表现音乐深沉感人,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魔力。 最后一句“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通过“别离攀折处”的意象,表现出离别的悲痛和苦涩,而“断肠人”的形象则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刻和沉重。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边疆战士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疆的风貌和战士的英勇,同时也传递出离别的悲痛和苦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沉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攀折

    读音:pān zhé

    繁体字:攀折

    英语:pull down and break off

    意思:拉折;折取。
      ▶南朝·梁简文帝《折杨柳》诗:“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曲中无别意,并为久相思。

  • 断肠

    读音:duàn cháng

    繁体字:斷腸

    短语:悲愤 悲切 悲恸 肝肠寸断 哀痛 悲壮 沉痛 痛 悲痛 痛定思痛

    英语:heartbroken

    意思:(断肠,断

  • 别离

    读音:bié lí

    繁体字:別離

    短语: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

    英语:leave

    意思:(别离,别离)
    离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 处当

    读音:chǔ dāng

    繁体字:處噹

    意思:(处当,处当)
    I
    判决,决断。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冀州有疑狱,章帝见问统,统处当详平,克厌上心。”
       ▶《晋书•顾荣传

  • 应合

    读音:yìng hé

    繁体字:應合

    意思:(应合,应合)
    I
    应当;该当。
       ▶唐·杜甫《伤春》诗之一:“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张世荣原要买休钱,应合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