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也足轩》 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

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

意思:不需要客人赋千首诗,如果是知音一夔足够。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也足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它描绘了道人手种的两三竿竹,以及一位使君的到来,引发了关于诗歌鉴赏和人生哲理的讨论。 首两句“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描绘了道人手种了两三竿竹,这一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使君的到来,仿佛吐露出如珠玉般的言语,这又为前两句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接下来的四句“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是对前两句的深入解读。其中,“不须客赋千首诗”表示懂得欣赏的人无需多言,一首诗足以表达情感。“若是赏音一夔足”则表达了知音难求的感慨。而“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则是对世俗之爱的批评,认为这些人只是盲目跟风,没有真正理解诗歌的美。最后,“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欣赏,即只有远离世俗的审美观,才能真正领略到诗歌的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手种的竹子和使君的到来,引发了对诗歌鉴赏和人生哲理的讨论。它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批评了世俗之爱,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欣赏。这首诗富有哲理和深意,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
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
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
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若是

    读音:ruò shì

    繁体字:若是

    英语:if

    意思:
     1.如此,这样。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记•老子

  • 客赋

    读音:kè fù

    繁体字:客賦

    意思:(客赋,客赋)
    客户交纳的赋税。
      ▶《新唐书•宇文融传》:“使还言状,帝乃下诏:‘以客赋所在,并建常平仓,益贮九谷,权发敛;官司劝作农社,使贫富相恤。’”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