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十五首》 街头不识真弥勒,却向灵山问世尊。

街头不识真弥勒,却向灵山问世尊。

意思:街头不认识真弥勒,拒绝向灵山问佛陀。

出自作者[宋]释慧远的《颂古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明暗、亲疏、真假、问与不问。它通过描绘孟尝君的门客和灵山世尊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明暗双双照用分,几人亲到孟尝门”,这里的“明暗”可以理解为表面现象和真实情况,而“照用”则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实际应用。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真实的情况,也即“明”与“暗”的区分。而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并亲近孟尝君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似乎在暗示,真正的知己是少之又少的。 接着,“街头不识真弥勒,却向灵山问世尊。”这句诗中的“弥勒”和“世尊”都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前半句“街头不识真弥勒”,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能识别真正的弥勒佛像,因为他们的形象往往都是慈祥、宽容、乐观的,而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后半句“却向灵山问世尊”,则表达了人们应该放下世俗的纷扰,去寻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孟尝君的门客和灵山世尊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寻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找到真正的知己,共同度过人生的风雨。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明暗、亲疏、真假、问与不问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暗双双照用分,几人亲到孟尝门。
街头不识真弥勒,却向灵山问世尊。

关键词解释

  • 世尊

    读音:shì zūn

    繁体字:世尊

    意思:佛陀的尊称。
      ▶《四十二章经》:“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维。”
      ▶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

  • 灵山

    读音:líng shān

    繁体字:靈山

    英语:Lingshan

    意思:(灵山,灵山)

     1.道家指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鳌赑屃,首冠灵山。”
      

  • 弥勒

    读音:mí lè

    繁体字:彌勒

    英语:mile

    意思:(弥勒,弥勒)
    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着名的未来佛。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 街头

    读音:jiē tóu

    繁体字:街頭

    英语:(n) street; street intersection

    意思:(街头,街头)
    街上;街口。
      ▶唐·杜甫《偪仄行赠毕曜》诗:“街头酒价常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