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方岩》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意思:在藏到无意的地方,钟鼎山林难道不同涂。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寄方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心系天下的人物形象。 首句“绿发仙人山泽癯”,描绘出了一位仙风道骨、瘦骨嶙峋的仙人形象,他生活在山林泽畔,过着简朴清苦的生活。这里的“绿发”指的是仙人头发般的长长的绿发,象征着他的超凡脱俗和长生不老。 “出游入息几曾拘”一句,表达了仙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他出则游玩,入则休息,从未受到任何束缚。 “种花甚少四时有,谏草不多千古无”两句,描绘了他的生活情趣和品格。他种花却很少有人欣赏,因为四季皆有;他写谏草却不多,因为他的谏言千古皆有。这里表达了他淡泊名利、清高自守的品格。 “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两句,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高远的志向。他阅历丰富,眼光高远,历经岁月;他重名轻利,名声远播,满江湖都是他的好名声。这里表达了他热爱自然、心系天下的情怀。 最后,“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两句,表达了他随遇而安、无心名利的态度。无论是钟鼎还是山林,对他来说都没有区别。这里再次强调了他的超凡脱俗和淡泊名利的品格。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心系天下的仙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格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洞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发仙人山泽癯,出游入息几曾拘。
种花甚少四时有,谏草不多千古无。
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钟鼎山林

    引用解释

    比喻富贵和隐逸。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疎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读音:zhōng dǐng shān lín

  • 钟鼎

    读音:zhōng dǐng

    繁体字:鍾鼎

    英语:bronze object

    意思:(钟鼎,锺鼎)

     1.钟和鼎。
      ▶《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

  • 山林

    读音:shān lín

    繁体字:山林

    短语:树林 原始林 丛林 树丛 林 森林

    英语:mountain forest

    意思:
     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 行藏

    解释

    行藏 xíng cáng

    [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 到得

    读音:dào de

    繁体字:到得

    意思:
     1.等到;到了。
      ▶宋·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诗:“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本事出几两银子

  • 无心

    读音:wú xīn

    繁体字:無心

    英语:indeliberateness

    意思:(无心,无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