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烈女》 寄语读书者,曷不愧于斯。

寄语读书者,曷不愧于斯。

意思:在对读书的人,为什么不亚于这。

出自作者[宋]翁森的《吴烈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士人的道德品质和节操。诗人通过对比两个女子的高尚品质,来批评士人的堕落和丧失节操。 首先,诗人描绘了士人的品质随世风而变,一旦堕落就无法自持。这与两个女子的至性不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女子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对生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接着,诗人强调了人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即不能丧失大节。他以自己的父亲为例,表达了对丧失节操的强烈谴责。他誓言不会跟随那些丧失节操的人,而是选择与有道德品质的人共同前进。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空山雨流血、白日寒无辉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丧失节操的严重后果。这种后果不仅影响到个人,也影响到整个社会。 最后,诗人寄语读书人,希望他们能够以此为鉴,坚守道德原则,不做丧失节操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士人道德品质的严肃批评,同时也是对读书人的殷切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士习与世换,一堕不自持。
宁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人之能为人,所惧大节亏。
吾父死汝手,吾身岂汝随。
匪云随我节,义合同其归。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无辉。
女子有是哉,道旁为嗟咨。
北风飒万类,始见青松姿。
有女焯其行,发潛可无诗。
死其身不顾,身后遑所知。
伤心复伤心,风味日以漓。
寄语读书者,曷不愧于斯。

关键词解释

  • 于斯

    读音:yú sī

    繁体字:於斯

    意思:(于斯,于斯)
    同“于2此”。
     《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诒

  • 寄语

    读音:jì yǔ

    繁体字:寄語

    英语:send word

    意思:(寄语,寄语)
    传话,转告。
      ▶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刘希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 不愧

    读音:bù kuì

    繁体字:不愧

    短语:问心无愧 理直气壮 无愧 当之无愧

    英语:be worthy of

    意思:亦作“不媿”。
     
     1.不感到羞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