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意思:宴罢瑶池红天晚,返回零乱满宫花。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钗头艾虎”,这是古代的一种辟邪之物,用艾草编织而成,插在发髻上或钗头上,象征着驱邪避祟。在这里,它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暗示了宴会的主题和意义。同时,“辟群邪”也表达了宴会的目的和意义,即驱除邪恶,祈求平安。 接着,“晓驾鲜云七宝车”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鲜云七宝车象征着华贵和奢华,而“晓驾”则暗示了宴会的时间和参与者的状态,即清晨时分,人们精神饱满地驾驶着华丽的车辆。 “宴罢瑶池红日晚”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瑶池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宴会结束时天色已晚,象征着宴会的盛大和时间的短暂。而“红日晚”则暗示了宴会的热烈和欢快气氛。 最后,“归来零乱满宫花”描绘了宴会结束后宫廷的景象,人们归来的场景混乱而热闹,满宫的花朵也因此而零乱。这既表达了宴会的热烈和欢快气氛,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和繁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忙,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
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宫花

    读音:gōng huā

    繁体字:宮花

    意思:(宫花,宫花)

     1.皇宫庭苑中的花木。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唐·杜牧《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置内署因寄书

  • 瑶池

    读音:yáo chí

    繁体字:瑤池

    英语:Jasper Lake

    意思:(瑶池,瑶池)

     1.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史记•大宛列传论》:“崑崙其高二千五

  • 零乱

    读音:líng luàn

    繁体字:零亂

    英语:in a mess

    意思:(零乱,零乱)

     1.散乱。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红日

    读音:hóng rì

    繁体字:紅日

    意思:(红日,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王建《宫词》之一:“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李煜《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