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与邻几持国归》 红尘夜不息,横衢若烟雾。

红尘夜不息,横衢若烟雾。

意思:红尘夜不息,横衢如果烟雾。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夜与邻几持国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红尘夜不息,横衢若烟雾》是一首对城市夜晚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将红尘夜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红尘夜不息,横衢若烟雾”,红尘,原指飞扬的尘土,这里借指熙攘的城市。夜晚不息的城市,仿佛一条横贯天地的烟雾,生动描绘出城市的繁华与活力。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将夜晚的城市描绘得如梦如幻,引人入胜。 “朝见车马来,暮见车马去”,早晨只见车辆与马匹往来穿梭,傍晚依旧是车水马龙的景象。这句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展示了城市的繁忙与活力。 “车中目炯炯,马上情遽遽”,在车辆中的乘客目不转睛,骑在马上的行人匆忙赶路。这两句诗以细节描写的方式,生动描绘了城市中人们忙碌的身影和紧张的神情,进一步突显了城市的繁忙与活力。 “交相知是谁,飞先无觅处”,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熙攘的城市中,究竟有多少人是互相了解、互相关心的呢?这句诗以疑问结尾,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城市中人与人之间情感淡薄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城市夜晚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中人与人之间情感淡薄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城市的繁忙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尘夜不息,横衢若烟雾。
朝见车马来,暮见车马去。
车中目炯炯,马上情遽遽。
交相知是谁,飞先无觅处。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不息

    读音:bù xī

    繁体字:不息

    英语:stop; not cease

    意思:
     1.不停止。
      ▶《易•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

  • 烟雾

    解释

    烟雾 yānwù

    [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引用解释

  • 红尘

    读音:hóng chén

    繁体字:紅塵

    短语:浊世 江湖 阳间 人世 尘 凡

    英语:human society

    意思:(红尘,红尘)

     1.车马扬起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