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亦作“蹋地”。亦作“蹹地”。 1.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赵飞燕外传》:“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 灵安庙 ,是日吹塤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后汉书·东夷传》:“舞輒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
2.踩地,蹬脚。激愤时的动作。《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地驱歌乐辞》:“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隋 慧远 《涅槃经义
读音:féi nóng
繁体字:肥醲
意思:亦作“肥脓”。亦作“肥浓”。 厚味;美味。 ▶《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 ▶《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