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意思:可不可以有一个僧人衣钵,随到随供佛面颜。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山后的即景抒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山水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强支疲薾此跻攀”,作者以自谦的口吻,说自己在登山时十分疲惫,但是为了欣赏美景,仍然坚持攀登。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 “屈指曾游十载间”,作者回顾自己曾经多次游览过这座山峰,如今再次登临,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怀旧之情。 “方丈喜添千佛阁”,作者看到山峰上的千佛阁,感到非常高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和感恩之心。 “双眸陟豁四围山”,作者登高远望,视野豁然开朗,四周的山峦尽收眼底。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开阔心胸。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作者在山中遇到了一位僧人,他们交流了彼此的经历和感悟,并一起供奉佛像。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随缘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作者在山门前看到大雪深重,但他并不畏惧,而是坚定地迈过这道难关。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气。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善良、淡泊名利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强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
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
作者介绍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关键词解释

  • 佛面

    读音:fó miàn

    繁体字:佛麵

    意思:
     1.指佛像面部。
      ▶《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金。”
      ▶《水浒传》第八

  • 衣钵

    读音:yī bō

    繁体字:衣缽

    意思:(衣钵,衣钵)

     1.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钵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菴

  • 无可

    读音:wú kě

    繁体字:無可

    意思:(无可,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
      ▶《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宋·鲍照《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 僧衣

    读音:sēng yī

    繁体字:僧衣

    英语:frock

    意思: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唐·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诗:“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参见“袈裟”。

  • 供佛

    读音:gòng fó

    繁体字:供佛

    意思:以花果时馐等列置佛前以祭祀。
      ▶《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甖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
      ▶宋·刘克庄《跋小寺旧题》诗:“而今柑子圆如弹,不见浇花

  • 面颜

    读音:miàn yán

    繁体字:麵顏

    意思:(面颜,面颜)
    相貌;面孔。
      ▶宋·苏轼《上王兵部书》:“士之贤不肖,见于面颜而发泄于辞气。”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