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秋夜对月》 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

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

意思:仅比陶潜毫无用处,纱巾当时任酒沾湿。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秋夜对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州陈王苑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吴中湖山的怀念。 首句“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描绘了诗人站在陈王苑,面对空无一人的景象,怀念起吴中的具区山。这里的“陈王”指的是曹植,他曾被封为陈王,而具区山是太湖的古称,诗人以此为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第二句中的“吴客”则暗示了诗人是来自江南的客人,他在这里怀念着家乡的山水。 “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这两句描绘了具区山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看到河岸的栏杆逐渐映入眼帘,河中的倒影也随之转动。而树枝上的鹊儿也被惊起,这都让诗人感到惊喜和怀念。这里的景色描绘生动而细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织妇们被虫鸣声催促着开始工作,他们手中的丝线化成了素白的布匹。而鲛人则因为露水的浸润,他们的眼泪化成了珍珠。这些细节描绘出故乡的美丽和富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赞美。 最后两句“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诗人以陶潜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有用处。他只能戴着纱巾,喝着酒,以此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和失落。这里的陶潜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他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州陈王苑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无奈,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
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
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
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纱巾

    读音:shā jīn

    繁体字:紗巾

    意思:(纱巾,纱巾)
    纱制头巾。
      ▶唐·刘长卿《赠秦系》诗:“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唐·白居易《香山避暑二绝》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 时任

    读音:shí rèn

    繁体字:時任

    意思:(时任,时任)
    当代的重任。
      ▶晋·王羲之《增运帖》:“然以在大臣之末,要为居时任,岂可坐视危难。”

    造句:危难之

  • 无用

    读音:wú yòng

    繁体字:無用

    意思:(无用,无用)

     1.不起作用,没有用处。
      ▶《荀子•非十二子》:“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
      ▶《史记•孟尝君列传》:“焚无用虚债之券。”

  • 沾濡

    读音:zhān rú

    繁体字:沾濡

    意思:(参见霑濡)
    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摺:“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