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春》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意思:酒罇何必劳人劝,而且折我花更尽兴。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暮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索寞红芳又一年》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花儿凋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无奈和哀愁。 首句“索寞红芳又一年”,诗人以“索寞”二字开篇,描绘出了一片凋零的景象,红芳凋零,春意阑珊。这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无情无奈。 “老郎空解惜春残”一句,诗人以“老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愁。诗人虽然有心惜春,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这其中的苦涩和无奈,尽在这一句中。 接下来的几句,“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诗人以杨柳和牡丹为喻,表达了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哀愁。诗人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仍然怀有壮志,想要有所作为,然而现实却让他无奈地放下手中的剑,感叹“壮志休磨三尺剑”。对于依靠荣誉和地位生活的士人来说,“白头谁藉两梁冠”可能意味着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荣誉,生活也因此变得困苦。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仍然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同时也明白“酒罇何必劳人劝”,即酒桌上的劝酒之词未必有用。因此,他选择了“且折余花更尽欢”,即使已经年华老去,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剩下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和诗人的无奈和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的坚韧和乐观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劳人

    读音:láo rén

    繁体字:勞人

    意思:(劳人,劳人)

     1.忧伤之人。
      ▶《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马瑞辰通释:“高诱《淮南子》注:‘劳

  • 尽欢

    读音:jìn huān

    繁体字:儘歡

    英语: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

    意思:(尽欢,尽欢)

     1.谓孝养父母尊长,极意承欢。语出《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酒罇

    读音:jiǔ zūn

    繁体字:酒罇

    解释:1.见\"酒樽\"。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