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丙寅闻边报》 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意思:忽然向辽阳飞骑近,白色头哭着向江门。

出自作者[明]董应举的《丙寅闻边报》

全文创作背景

《丙寅闻边报》的创作背景是明朝崇祯年间,东北的后金政权不断崛起,对明朝的边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丙寅年(1626年),后金军队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明朝军队在袁崇焕的率领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击退了后金军队的进攻。这场战争对明朝的政局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激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爱国热情。董应举的《丙寅闻边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山已办沙场骨,今日生还亦主恩。
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关键词解释

  • 辽阳

    读音:liáo yáng

    繁体字:遼陽

    意思:(辽阳,辽阳)
    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方。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宣王薄伐,勐锐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

  • 飞骑

    读音:fēi qí

    繁体字:飛騎

    意思:(飞骑,飞骑)

     1.快马。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钿装。”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时有良医薛子勉者,家芋江

  • 江门

    读音:jiāng mén

    繁体字:江門

    英语:Jiangmen

    详细释义:地名。位于广东省新会县北。因西江流经此地而入海,故称为『江门』。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中英条约中,开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