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意思: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超然物外,寻求内心宁静和哲理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玄妙之境的向往。 首句“秀眉广宇,不如鲁山”和“槁项黄馘,不如漆园”,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外在的繁华美貌不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鲁山和漆园代表着自然的、未经修饰的美,而秀眉广宇和槁项黄馘则象征着人为的、繁华的美。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前者,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 接着,“韬光匿名,将在双井”和“谈玄说妙,热谩两川”,诗人表达了一种隐逸遁世的意愿,以及对玄学哲理的热爱。“韬光匿名”象征着避人疑云的低调生活,“谈玄说妙”则表现了诗人对哲理玄学的追求。 然后,“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这句,诗人用枯木和死灰来象征一种超脱世俗,无欲无求的状态,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最后,“虚舟送物,成百漏船”,诗人用“虚舟”比喻人心,意味着人心应如虚舟一样,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不执着于任何一物,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象征性,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玄学哲理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
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
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谈玄说妙

    引用解释

    谈论玄妙的事理。《朱子语类》卷十六:“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於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説妙之病。”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曰修身,见皆实事,不但谈玄説妙已也。”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故尝妄意以为今日之学,寧守先儒之説,拘拘为寻行数墨,而不敢谈玄説妙,自陷于不知之妄作。”

    <

  • 谈玄

    引用解释

    1.谈论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2.谈论宗教义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

    3.玄学内容之一。 吕

  • 热谩

    读音:rè màn

    繁体字:熱謾

    意思:(热谩,热谩)
    空泛无稽之谈。
      ▶金·元好问《题山谷小艷》诗:“法秀无端会热谩,笑谈真作劝淫看。”
      ▶金·元好问《晴景图》诗:“藏山只道云烟好,画史而今尽热谩。”

  • 两川

    读音:liǎng chuān

    繁体字:兩川

    意思:(两川,两川)
    东川和西川的合称。
      ▶唐肃宗·至德二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
      ▶唐·白居易《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两川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