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锦城曲》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意思:树成寄给望乡人,白帝城荒城五千里。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锦城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首先,诗的开头就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蜀地的雪景和春天的生机:“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意象,将蜀山的积雪比喻为黛色的云霞,而“簝笋蕨芽”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江风吹过,如同巧匠剪裁的霞绡,而千枝杜鹃则仿佛在花中滴下红色的血。这些生动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蜀地景象。 接着,“杜鹃飞入岩下丛”和“巴水漾情情不尽”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杜鹃在岩下丛中啼叫,表达了思归之情,而巴水波涛荡漾,表达了无尽的情怀。 “文君织得春机红”这句诗则描绘了文君的勤劳和智慧,她用红色的丝线编织出春机,象征着生活的繁荣和希望。然而,“怨魄未归芳草死”和“江头学种相思子”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离愁。相思子的种植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期盼,而芳草的死亡则象征着怨魄的无法回归。 最后,“树成寄与望乡人”和“白帝荒城五千里”这两句诗则将目光转向了远方,暗示着深深的思乡之情。树成寄与望乡人,意味着等待和期盼,而五千里外的白帝荒城则象征着远离故土的遥远距离。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思念。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情感的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望乡

    读音:wàng xiāng

    繁体字:望鄉

    意思:(望乡,望乡)
    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礼记•奔丧》:“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
      ▶唐·刘长卿《登臺远眺》

  • 白帝

    读音:bái dì

    繁体字:白帝

    意思: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寄与

    读音:jì yǔ

    繁体字:寄與

    意思:(寄与,寄与)

     1.传送给。
      ▶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贾岛《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