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下》 蝉声引我思,得荫亦浩歌。

蝉声引我思,得荫亦浩歌。

意思:蝉声引我思考,得到荫也高歌。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松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禅寺中漫步,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自然的风光,同时也体验着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首句“兀兀皆禅刹,亭亭历蒿坡”,描绘了禅寺的庄严和周围的环境。这里的“兀兀”和“亭亭”都是形容寺庙的庄重和肃穆,而“禅刹”则表明这是一座佛教寺庙。“历蒿坡”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蒿草茂盛,坡度陡峭。整句诗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 “蝉声引我思,得荫亦浩歌”,诗人被蝉声所吸引,引发了内心的思考。在禅寺中,蝉声是常见的,但在这里,它似乎引发了诗人的深思。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荫蔽在树荫下,于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萧瑟美风日,顾瞻爱松罗”,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风光。秋风萧瑟,阳光透过松树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对松树产生了喜爱之情。 最后,“收得物外趣,悠然养天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从这次漫步中收获了超脱世俗的乐趣,内心平静自然,与天地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寺的庄重肃穆、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兀皆禅刹,亭亭历蒿坡。
蝉声引我思,得荫亦浩歌。
萧瑟美风日,顾瞻爱松罗。
收得物外趣,悠然养天和。

关键词解释

  • 浩歌

    读音:hào gē

    繁体字:浩歌

    意思: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唐·杜甫《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