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冢狐-戒艳色也》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意思:假色迷人就像是,真色迷人应过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古冢狐-戒艳色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冢狐》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的诗,它以古冢中的狐狸为引子,通过描述狐狸从古冢中幻化为人形,以妖艳的面目和姿态迷惑人,最终导致人们迷失自我和家庭国家的衰败,来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事物。 首先,诗中通过对狐狸幻化为人形的描绘,展现了其妖艳的外貌和迷惑人的行为。这种描绘不仅突出了狐狸的妖异特性,也暗示了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人物的特点。 其次,诗中通过对比假色迷人(狐狸)和真色迷人(褒姒妲妃等),强调了真假的区别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假色虽然也能迷惑人,但它的危害是有限的,而真色迷人则能破坏家庭和国家,其危害更为严重。 此外,诗中还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人或事物。这种警示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要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最后,诗中还强调了人心厌恶假色、珍视真实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的强调,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被假象所迷惑和伤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强调真假的区别和人心厌恶假色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迷人

    读音:mí rén

    繁体字:迷人

    短语:喜闻乐见 可爱 动人 宜人

    英语:tempting

    意思:
     1.沉湎于某项爱好或某种事物的人。
      ▶晋·葛洪《抱

  • 若是

    读音:ruò shì

    繁体字:若是

    英语:if

    意思:
     1.如此,这样。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记•老子

  • 假色

    读音:jiǎ sè

    词语解释

    ⒈  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氧化薄膜等所引起的不同物理光学效应产生的颜色。由裂隙引起的称晕色,由氧化薄膜引起的称锖色,另外随不同观察方向而变化的颜色则称为变彩。有一定的矿物鉴定意义。

  • 犹若

    读音:yóu ruò

    繁体字:猶若

    英语:still

    意思:(犹若,犹若)

     1.舒和貌。
      ▶《荀子•子道》:“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
      ▶杨倞注:“犹

  • 色迷

    读音:sè mí

    繁体字:色迷

    英语:roue

    意思:俗称贪色之人。

    解释:1.俗称贪色之人。

    详细释义:讥称人贪恋女色。如:『他一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