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宿梅山寺》 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

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

意思:庄稼收将有耳朵,人们的疾病变成了鱼。

出自作者[宋]王遂的《夜宿梅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寺逢晚秋》是一首描绘乡村晚秋景象,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政治局势的不满的诗。 首联“山寺逢晚秋,郊原带雨余。”描绘了作者在山寺遇到晚秋,雨后的郊原展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这里通过选取“山寺”、“晚秋”、“雨余”等意象,奠定了全诗悲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颔联“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感伤的情感。由于连年灾荒,收成无几,以至于田野里的庄稼快要成熟了也无人去收割,百姓饥荒严重,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境地。这一联通过描绘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颈联“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阴霾(阴沴)未散,战火未息,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直接描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岂无吴市隐,封事至公事。”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期望和对公正政治的追求。尽管有像吴市隐者那样的高士,但这些人的声音往往被公事缠身、私心作祟的当权者所忽视。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表达了对公正政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晚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公正政治的追求。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寺逢晚秋,郊原带雨余。
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
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
岂无吴市隐,封事至公事。

关键词解释

  • 为鱼

    读音:wéi yú

    繁体字:為魚

    意思:(为鱼,为鱼)
    《左传•昭公元年》:“微禹,吾其鱼乎。”言若无大禹治水,人们将淹没为鱼。后因用“为鱼”喻遭受灾殃。
      ▶唐·杜甫《草堂》诗:“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