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意思:马死了七年仍怅望,知道自己不是太多感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是一首对历史和现实深度反思的作品。它描绘了路旁的墓地,蒿草长满,壁上的题诗已经长满藓苔,这些景象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首句“路傍埋骨蒿草合”描绘了路旁的墓地景象,蒿草长得如此高深,几乎掩盖了墓碑和尸骨,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第二句“壁上题诗尘藓生”则描绘了墓地旁的墙壁上,题诗已经长满了藓苔,这些诗或许是过往的游子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但时间的流逝已经让这些诗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苍凉、悲凉的氛围,让人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是对这种思考的深入。马死七年仍然怅望,这里的“马”可能象征着逝去的人的朋友或亲人,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在远方默默地思念着。诗人自知这样过于多情,过于留恋过去,但是这种情感又是无法避免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路旁的墓地和马死七年仍然怅望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怀念和留恋等主题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留恋过去,也不要对未来过于悲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