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意思:乌帽红尘惭愧子陵,绿蓑衣青斗笠晚上重温过去的盟约。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境,表达了对于人生、名利、自然和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与宁静自然之间的挣扎与寻找。乌帽红尘代表着纷扰的世界,而绿蓑青笠则象征着自然的宁静。诗人感到在纷扰的世界中有愧于子陵,于是晚寻盟,寻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则以具体的数字表现出诗人远离家乡,频繁地仰望月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数字描绘出了诗人漫长的归乡路和无数次对月感慨的时光。 颈联“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诗人与友人长期对酌,沉醉在友情之中,笑看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 尾联“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诗人借用醉翁之意,表达了对于世事的超脱与豁达。如果真能像醉翁一样忘却烦恼,那么何需像镜子一样分明地分辨是非呢?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友情和名利的独特见解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
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子陵

    读音:zǐ líng

    繁体字:子陵

    意思:严光的字。
      ▶东汉·余姚人。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富春山。
      ▶唐·刘长卿《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诗

  • 红尘

    读音:hóng chén

    繁体字:紅塵

    短语:浊世 江湖 阳间 人世 尘 凡

    英语:human society

    意思:(红尘,红尘)

     1.车马扬起的

  • 乌帽

    读音:wū mào

    繁体字:烏帽

    英语:black headgear of an old-time official

    意思:(乌帽,乌帽)
    黑帽。古代贵者常服。
      ▶隋·唐后多为庶民、隐

  • 寻盟

    读音:xún méng

    繁体字:尋盟

    意思:(寻盟,寻盟)
    重温旧盟。
      ▶《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达疏引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