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莺啼序 重过金陵》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
意思:
麦甸葵丘,荒台打败垒。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莺啼序 重过金陵》
全文创作背景
《莺啼序·重过金陵》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灭亡和作者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恭帝及后妃属员三千多人被俘北上,汪元量也在其中。他对南宋朝廷忠心耿耿,不得已做了道士,才得以被释放回到江南。这首词是他在得以南归后重游金陵(南京)时所作,借描绘金陵的历史、人物、街巷、江河、城郭,表达了古今兴亡的主题和亡国之痛。
相关句子
更怜羁旅客,从此罢葵丘。
-- 出自《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作者:[唐]王纬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 出自《过金陵谒吴大帝庙》作者:[宋]袁陟
蒸湘伯叔国,禀命会葵丘。
-- 出自《合江亭》作者:[宋]范成大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
-- 出自《送曹守司直二首》作者:[宋]刘克庄
孤屿亭何远,葵丘戌复赊。
-- 出自《次子清贫居十韵因以述志》作者:[宋]李洪
已迫葵丘戍,何求买山资。
-- 出自《通甫弟归里诗》作者:[宋]仇远
戏马但荒台。
-- 出自《水调歌头·今日俄重九》作者:[宋]韩元吉
荒台今是非。
-- 出自《阮郎归·西城北渚旧追随》作者:[宋]晁补之
荒台只今在否。
-- 出自《台城路/齐天乐》作者:[宋]张炎
角鹰秋起,怒决荒台。
-- 出自《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作者:[清]陈维崧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 出自《泊瓜洲 其二》作者:[元]王冕
败垒有基栖碧草,古台无石堕青泥。
-- 出自《过徐州洪至丰沛作》作者:[元]王冕
诗句原文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
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
鹿豕衔枯荠。
正朝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慨商女不知兴废。
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临春结绮。
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沈江底。
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