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友人戏赠二首》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意思:东望花楼却不相同,西来双燕信体通。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和友人戏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花楼中望向窗外,感叹时光流逝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描绘了作者在花楼的东边望向窗外,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色,而西边来的燕子也停止了消息传递。这里通过对比和双关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接着,“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描绘了花楼的景象,仙人掌在三霄露中寒冷,玉女窗在五夜风中虚无。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表达了作者对花楼的桂花的珍惜和保护,希望不要让清香透出,要牢牢地锁住桂丛。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感慨。 在诗的结尾,“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猿啼鹤怨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回忆,但是都无法比拟一夕间的熏炉之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
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
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
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花楼

    引用解释

    1.华美的楼。 唐 郑愔 《奉和幸大荐福寺》:“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 唐 陈标 《长安秋思》诗:“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絃管长。” 宋 贺铸 《小重山》词:“花楼连苑起,压漪涟。”

    2.指提花织机上用人力按花纹样稿控制经线起落的部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机式》:“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

  • 不同

    读音:bù tóng

    繁体字:不衕

    短语:莫衷一是 二 言人人殊 殊 各别 差 见仁见智 不可同日而语 歧 异

    英语:different

    意思: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