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塞下曲》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意思:射杀左贤王,回奏未央殿。

出自作者[唐]陶翰的《古塞下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敢的战士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勇敢和坚定,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 首句“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描绘了战士们奋勇向前,追击敌人的场景。这里的“飞狐”是指古代北方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诗人用“飞狐北”来表示战场的遥远,突显了战士们长途跋涉的艰辛。而“穷寇势将变”则暗示了敌人已经陷入了困境,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接下来的两句“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描绘了战士们在日落时分,仍然顽强地与敌人进行激战的场景。这里的“背河”意味着战士们已经无路可退,只能勇往直前,奋力一搏。这种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紧接着的四句“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描绘了战士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精良的武器,成功击败了敌军的将领左贤王。这一胜利无疑是对战士们英勇善战的最好证明。 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因为这次胜利而减轻。最后两句“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表达了战士们在战争结束后,想要向皇帝汇报战斗经过,却得不到召见的无奈和悲伤。他们在离开战场时,满眼泪水,如同冰雹般密集。这些泪水既是对战友们的思念,也是对战争残酷的控诉。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战士们英勇善战、忠诚无私的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关键词解释

  • 未央

    读音:wèi yāng

    繁体字:未央

    英语:not ended

    意思:
     1.未半。
      ▶《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集传:“央,中也。”
      

  • 左贤王

    引用解释

    匈奴 贵族的高级封号。《史记·李将军列传》:“ 匈奴 左贤王将四万骑围 广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唐 陶翰 《古塞下曲》:“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亦省称“ 左贤 ”。《魏书·袁翻传》:“ 呼韩 来朝,左贤入侍,史籍谓之盛事。” 南朝 梁 范云 《效古》诗:

  • 左贤

    读音:zuǒ xián

    繁体字:左賢

    意思:(左贤,左贤)
    见“左贤王”。

    解释:1.见\"左贤王\"。

    造句:暂无

  • 射杀

    读音:shè shā

    繁体字:射殺

    英语:shoot

    意思:(射杀,射杀)
    用箭射死。
      ▶宋·苏轼《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诗:“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余一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