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氏女弟至石塘河》 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意思:富贵经常覆盖族担忧,贫贱骨肉互相不收。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陈氏女弟至石塘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家乡和亲人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直接点明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富贵之人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背弃家族,而贫穷的人则因为骨肉之间缺乏联系而无法相互扶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揭示了骨肉之间的情感纽带在贫贱时往往难以维系的事实。 “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诗人描绘了自己独自乘舟离开家乡,正值花雨飘洒的场景。同时,他也想象着家人收到书信时,应该是麦收季节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行李淮山三四驿,风波春水一双鸥”,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离开家乡的场景,这次是在淮山之间的三四个驿站中行进,途中遇到了春水泛滥的风波和一双双在此自由自在飞翔的鸥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人言离别愁难遣,今日真成始欲愁”,最后一句直接点明主题,诗人表示人们都说离别之愁难以排遣,而他自己此时也真的开始感到忧愁了。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家乡和亲人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
行李淮山三四驿,风波春水一双鸥。
人言离别愁难遣,今日真成始欲愁。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富贵

    读音:fù guì

    繁体字:富貴

    短语:丰饶 腰缠万贯 富庶 余裕 方便 荣华富贵 绰绰有余 宽裕 丰厚 松 从容 有余 富有 丰裕 宽 富 丰衣足食 松动 富足 富裕 富饶

    英语:

  • 骨肉

    读音:gǔ ròu

    繁体字:骨肉

    英语:(n) flesh and blood; blood relation; kin

    意思:
     1.指身体。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

  • 覆族

    读音:fù zú

    繁体字:覆族

    意思:灭族。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温京兆》:“酷吏不知祸将覆族,死且将至,犹敢肆毒于人,罪在无赦!”宋·王谠《唐语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