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赣石》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意思:放溜心情更加愉快,登上战舰目自闲。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下赣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是一首对江西赣江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 首联“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描绘了赣江的长度和流淌的曲折,以及江水流动的声音和江水的动态。其中,“赣石三百里”直接给出了赣江的长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沿洄千嶂间”则描绘了赣江的流淌环境,千嶂指代的是周围的山峦,给人以壮丽之感。“沸声常活活”和“洊势亦潺潺”则是对江水声音和流势的描绘,通过使用生动的词语如“活活”和“潺潺”,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江水的声音,感受到江水的动态。 颔联“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描绘了赣江的动态和江中的生物,以及两岸的动物。“跳沫鱼龙沸”描绘了江中的鱼龙跳跃翻腾,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垂藤猿狖攀”则描绘了猿猴依靠垂下的藤蔓攀爬,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颈联“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描述了乘船人在湍急的水流中辛苦航行,但诗人却忘记了一切的危险和困难。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描述了诗人放任船只随水流而下的心情更加惬意,而登上船只则感到轻松自在。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两句诗以疑问和展望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前方旅程的未知的期待,又增加了诗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赣江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赣江的壮丽和生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放溜

    读音:fàng liū

    繁体字:放溜

    解释:1.任船顺流自行。

    详细释义:1.舟顺流自行。南朝梁?元帝?早发龙巢诗:『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
    2.大雨时陆上水流如河,称为『放溜』。

  • 自闲

    读音:zì xián

    繁体字:自閑

    意思:(自闲,自闲)

     1.亦作“自闲”。悠闲自得。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