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意思:小官容易得罪,贬谪去济川阴。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被贬谪的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无奈和忧虑。 首句“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诗人以微官之身涉世未深却容易得罪人,被贬谪到济川之阴。济川之阴,即指济川之畔的阴暗之处,暗指被贬之地荒远凄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初入仕途的迷茫和被贬的无奈。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执政者的无奈和对于明君的期待。执政者持法严明,诗人却无辜被贬,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助。同时,诗人也希望明君能够洞察他的心迹,给予公正的评判。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两句,诗人描绘了被贬之地荒远凄清的景象。闾阎河润,指百姓居住的地方;井邑海云,指乡村城镇的云雾缭绕。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被贬之地荒远、凄清、偏僻的特点,表达了诗人被贬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诗人表达了即使日后能够归来,也已经年华老去的忧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的无力和对于未来的忧虑。诗人以微官之身被贬的无奈、对于执政者的无奈、对于明君的期待、对于荒远凄清之地的描绘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都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济川

    读音:jì chuān

    繁体字:濟川

    意思:(济川,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臺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 得罪

    读音:dé zuì

    繁体字:得罪

    短语:唐突 犯 顶撞

    英语:(v) say something that offends sb; have a faux pas

    意思:

  • 微官

    读音:wēi guān

    繁体字:微官

    意思:小官。
      ▶晋·欧阳建《临终诗》:“咨余沖且暗,抱责守微官。”
      ▶唐·岑参《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宋·倪涛《次韵毛达

  • 罪谪

    读音:zuì zhé

    繁体字:罪謫

    意思:(罪谪,罪谪)
    古代官吏因罪降调或流放。
      ▶《明史•职官志一》:“以跟捕、纪录、开户、给除、停勾之法,覈其召募、垛集、罪谪、改调营丁尺籍之数。”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