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游堂二首》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意思:天下有到游,到路有大贤。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至游堂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力田、掘井、学者求道、登仙、反观、众妙现、至游者、胸中三景轴、道大心以悟等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学问、对道义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强调了“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的道理,意味着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学者应该志于道,以规矩正圆为比喻,说明学习之道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能浅尝辄止。 接着,诗中描述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在这个阶段,人们应该把握机会,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诗的结尾,作者强调了“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的道理,认为真正的游是心灵的游,是与自然、与道相通的体验。这种游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和意义。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鼓励人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有追求、有勇气,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佳作,它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关键词解释

  • 至贤

    引用解释

    1.极贤能;极有贤德。《荀子·正论》:“故至贤畴四海, 汤 武 是也。”畴,通“ 寿 ”,保有。《韩诗外传》卷三:“高明至贤,志行全成,湛我以道,説我以仁,变化我行,昭明我,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儒者以 汤 武 为至贤大圣也,以为全道究义尽美者,故列之 尧 舜 之谓圣王如法则之

  • 得道

    读音:dé dào

    繁体字:得道

    英语:attain the Way

    意思:
     1.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
      ▶《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