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唐寿隆上元三首》 明月谁知千里共,华灯同照万人来。

明月谁知千里共,华灯同照万人来。

意思:明月千里共有谁知道,华灯同照万人来。

出自作者[宋]家铉翁的《和唐寿隆上元三首》

全文赏析

《和唐寿隆上元三首》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一组诗作,共有三首。这组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第一首: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诗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形象地表现了春风吹拂下,花瓣如同繁星般洒落的场景。而“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则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人们欢庆的场景。这里的“宝马雕车”象征着富贵人家,而“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则表现了音乐和舞蹈的美妙。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表达了诗人在繁华中寻找真爱的心情,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和珍贵。 第二首: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元宵节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爱情的悲伤。诗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了去年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表现了诗人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然而,当诗人再次迎来元宵节时,“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虽然景物依旧美丽,但“不见去年人”,诗人不禁泪湿春衫袖。这里的“去年人”指的是诗人曾经深爱的人,诗人通过对去年和今年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失去的爱情的悲伤。 第三首: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风吹拂下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表现了笛声悠扬、婉转动听的特点。而“散入春风满洛城”则描绘了春风中笛声的传播范围之广。最后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表达了诗人在听到这首曲子时,想起了故乡的美好时光和亲人朋友,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折柳”是一种象征离别的意象,诗人通过对折柳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三首诗都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繁华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同时,这些诗歌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元宵节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城和气在春台,玉漏沉沉铁锁开。
明月谁知千里共,华灯同照万人来。
市桥未涨丰容柳,江路犹残的皪梅。
欲与先生拼醉赏,未须归去隐藁莱。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华灯

    读音:huá dēng

    繁体字:華燈

    英语:light; colorfully decorated lantern

    意思:(华灯,华灯)
    亦作“华镫”。
     雕饰精美的灯;彩灯。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