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雨中作》 咄嗟蜡屐非双凫,安得翩然过故都。

咄嗟蜡屐非双凫,安得翩然过故都。

意思:说句话蜡屐不是一对野鸭,怎么能轻快地走过故乡。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九日雨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旱灾和秋天的积雨,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诗人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不畏艰难险阻,坚持自我,追求自由的精神。 首句“九夏赤旱百井枯,三秋积雨釜生鱼。”描绘了极端的天气情况,夏日旱灾严重,百井枯竭;秋天则积水成灾,家中炊具中都生出了鱼。这里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困境。 “淩高径醉不易图,问底黄叶今有无。”诗人在高处醉酒,试图忘却现实的困苦,却又无法忽视底层的黄叶是否已经出现。这里黄叶的象征意义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到来,也可能是指生活的困境。 “愿致皎白来庭除,昏瞳烂卷勤卷舒。”诗人希望能够引进皎白的光明,扫荡昏暗。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管中一班聊自娱,未羡北里鸣笙竽。”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娱乐,不羡慕别人的繁华生活。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的精神。 “少日用壮胆力麤,六鳌可取负而趋。”诗人回忆年少时的壮志豪情,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谁谓衰迟百病余,雀鼠入屋不受驱。”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诗人仍然坚持自我,不畏艰难。 “长铗长铗归来乎,泥净没胫行无车。”诗人呼唤长铗归来,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坚持前行。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咄嗟蜡屐非双凫,安得翩然过故都。”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双凫一样翩然飞过故都,但仍然向往自由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人生的困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夏赤旱百井枯,三秋积雨釜生鱼。
淩高径醉不易图,问底黄叶今有无。
愿致皎白来庭除,昏瞳烂卷勤卷舒。
管中一班聊自娱,未羡北里鸣笙竽。
少日用壮胆力麤,六鳌可取负而趋。
谁谓衰迟百病余,雀鼠入屋不受驱。
长铗长铗归来乎,泥净没胫行无车。
咄嗟蜡屐非双凫,安得翩然过故都。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咄嗟

    读音:duō jiē

    繁体字:咄嗟

    英语:cry out

    意思:
     1.叹息。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令人怛然心热,不觉咄嗟。”
      ▶宋·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

  • 故都

    读音:gù dū

    繁体字:故都

    英语:onetime capital

    意思:
     1.故乡;故居。
      ▶《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王逸注:“复何为思故乡念楚国也。”

  • 蜡屐

    读音:là jī

    繁体字:蠟屐

    意思:(蜡屐,蜡屐)

     1.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