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意思:锦袍周卫一翻新,警卫朝严下紫宸。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而盛大的宫廷仪式,锦袍闪耀,卫队整齐,显示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场仪式的盛况。 首联“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宫廷的庄严气氛和皇家的尊贵。锦袍和卫队的崭新,警跸的严肃,都衬托出朝廷的威严。 颔联“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家的气派和天颜的威严。普通人的眼光看到这场景都会眩目,而皇帝的面容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颈联“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仪仗队的整齐和稳重。鹓鹭飞行整齐,骅骝步伐稳健,不起尘土,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的庄重和威严。 尾联“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描述了仪式结束后的场景,青云之上的鼓吹喧天,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游玩之中,展现了都城的繁荣和人们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皇家的尊贵和都城的繁荣,充满了对皇家气派的赞美和对都城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紫宸

    读音:zǐ chén

    繁体字:紫宸

    意思: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
      ▶唐·杜甫《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翻新

    读音:fān xīn

    繁体字:翻新

    短语:更新 创新

    英语:face lifting

    意思:
     1.从旧的变化出新的。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释氏止因

  • 锦袍

    读音:jǐn páo

    繁体字:錦袍

    意思:(锦袍,锦袍)
    见“锦袍仙”。

    解释:1.见\"锦袍仙\"。

    详细释义:锦缎制的衣袍。唐?王昌龄?春宫曲:『平阳歌

  • 周卫

    读音:zhōu wèi

    繁体字:周衛

    意思:(周卫,周卫)

     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
      ▶《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2.防卫。

  • 一翻

    引用解释

    一番。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四折:“你这一翻説话,都是那六宫中盼望之情。”

    读音:yī fān

  • 新警

    读音:xīn jǐng

    繁体字:新警

    意思:清新精闢。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赵秋舲》:“犹记其《金陵杂诗》十首之二云:‘璧月姮娥镜殿光,六宫学士女儿妆……’议论新警,足以夺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