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意思:思苦在秋冬季虫声,不懂愁人听到也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冬夜闻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虫声》,作者是白居易。这首诗以虫声为引子,通过描绘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虫声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描绘了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不同。在秋天,虫声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凄凉、哀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寂寥。而在冬天,虫声虽然同样存在,但因为环境的寒冷和干燥,虫声变得低沉、微弱,甚至有些苦涩。这使得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虫声相比,更难以引起人的共鸣。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不懂愁人的人,听到这微弱的虫声也会感到忧愁。这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独特感受,即冬天的寂寥和冷清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愁绪。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诗人自称是“老翁”,表示他已经历过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悲欢离合,对于冬天的虫声这种微不足道的声音,他自然不会感到忧愁。同时,诗人也鼓励年轻人不要因为冬天的虫声而感到忧愁,因为这只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值得为之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虫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虫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鼓励年轻人不要因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烦恼,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意味,也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