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意思:半壁树昏,山根已经像下。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是一首对自然风景进行描绘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苍崖、天外之景、河如带、云树昏、山根已滂霈等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两句“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诗人以日夕时分仰望苍崖的景象开头,突出了苍崖的高峻和挺拔。其中,“望”字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期待,“崭崭”则生动地描绘出苍崖的峻峭和挺拔,仿佛直插云天。
接下来,“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登上苍崖之后所看到的景象。这里,“步其巅”与前文的“望”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苍崖的高峻和险要。而“下见河如带”则描绘了从苍崖之巅俯视下的景色,河水如带,蜿蜒曲折,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两句则是对画面细节的深入描绘。诗人以“半壁云树昏”描绘苍崖半隐于云树之境,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而“山根已滂霈”则描绘了山脚下已经水溢成灾的景象,与前文的“河如带”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苍崖的高度和影响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崖高峻、云树缭绕、河水蜿蜒的自然风景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短暂、世事变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