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伯夷困采薇,名不而周乱。

伯夷困采薇,名不而周乱。

意思:伯夷被采薇,名不而周朝混乱。

出自作者[宋]陈造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伯夷、敬通、圣主、士人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伯夷困于采薇的困境,他宁愿名声不显也不愿在周朝混乱时期出仕,这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和道德的坚守。同时,敬通可以谈论命运,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能在四七之年拱卫炎汉,也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才干。 接着,诗人描绘了圣主正在寻求人才,而士人有时会盘踞在山涧之中,这暗示了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和士人面临的困境。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 诗人在这里用“有斧苦无柯”来比喻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古今都对此发出叹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大人世凤麟,吐握岂云惮”结尾,表达了对有德有才之人的赞美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同时,“一官从浪漫”也表达了诗人对无谓官场争斗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既有对忠诚和道德的坚守,也有对人才的期待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无谓官场争斗的无奈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伯夷困采薇,名不而周乱。
敬通可言命,四七拱炎汉。
圣主方侧席,士或盘薖涧。
有斧苦无柯,古今同此叹。
大人世凤麟,吐握岂云惮。
么麽未足数,一官从浪漫。

关键词解释

  • 采薇

    读音:cǎi wēi

    繁体字:埰薇

    意思:(参见採薇)

     1.《诗•小雅》篇名。
      ▶《〈诗〉序》:“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

  • 伯夷

    读音:bó yí

    繁体字:伯夷

    英语:Bo Yi

    意思:
     1.相传为颛顼之师。
      ▶《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郭璞注:

  • 不而

    读音:bù ér

    繁体字:不而

    意思:不能。
      ▶《墨子•非命下》:“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
      ▶毕沅校注:“而读如能;一本无此字,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