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祝融》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意思:扶桑旸谷反叛,青草洞庭边。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登祝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是一首描绘秋日登高、俯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的诗。 首先,诗的开头“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就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秋风、拄杖、登高远望,直至祝融颠,即祝融峰,这是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秋风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拄杖则表明了诗人的决心和坚韧,他愿意在秋风的陪伴下,独自拄着拐杖登上最高的山峰,去欣赏那最美的景色。 “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视角和感受。“目击三千界”可能指的是他看到的范围之广,三千界可能指的是所有的世界,这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开阔眼界。“肩摩”则可能指的是山下的行人肩与肩相摩的拥挤场面,这描绘了山下的人间烟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尺五天”可能指的是从山峰之顶所能看到的更近一些的地方,这表达了诗人的视角之高和视野之广。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扶桑旸谷”可能指的是日出之地,“青草洞庭”则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湖面。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处所看到的日出和湖光山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最后,“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云气之景象。云气无遮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内心的豁达和开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登高、俯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的过程,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博大胸怀、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
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 青草

    读音:qīng cǎo

    繁体字:青草

    意思: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干草”。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
      ▶杜预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
      ▶孔颖达疏:“

  • 旸谷

    读音:yáng gǔ

    繁体字:暘穀

    意思:(旸谷,旸谷)
    古称日出之处。
      ▶《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
      ▶孔传:“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
      ▶孔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