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意思:洛阳花自己好,听从杜鹃啼。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 首先,诗的开头“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冬天的雪比作蝴蝶,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接着,“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这句诗描绘了春风的温暖和生机,仿佛带着生命的活力,撩乱地扑打着行人的衣裳。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花朵,特别是海棠,以及人们在花下唱歌、吹奏、跳舞的欢乐场景。海棠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而“红袖”则暗示了人们的欢笑和热闹。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春天里的豪情壮志和欢乐气氛,他们尽情饮酒,解决争端如同处理事务一般果断。 最后,“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洛阳花可能指的是牡丹)的赞美,以及春天结束时杜鹃鸟的哀鸣。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也增加了诗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自好

    读音:zì hào

    繁体字:自好

    英语:regard for oneself; self-respect

    意思:I
    自以为美好。
       ▶《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杜鹃

    读音:dù juān

    繁体字:杜鵑

    英语:cuckoo

    意思:(杜鹃,杜鹃)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 好听

    读音:hǎo tīng

    繁体字:好聽

    英语:pleasant to hear

    意思:(好听,好听)

     1.谓声音听着舒服、悦耳。
      ▶《红楼梦》第七六回:“贾母道:‘这还不大好

  • 鹃啼

    读音:juān tí

    繁体字:鵑啼

    意思:(鹃啼,鹃啼)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元·虞集《送王君实御史》诗:“莺满辋川君定到,鹃啼剑阁我思归。”
      ▶元·王元鼎《雁传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