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屋东》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意思:溪水声夜涨冷通枕头,山色朝晴翠染衣服。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屋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苍鸠啼鸣、麦穗摇曳、鸡犬静谧、溪水潺潺等自然和人文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直接描绘了乡村雨中景象,苍鸠在屋东边啼叫,预示着雨天的到来,燕子在麦田上空飞舞,预示着麦穗的初长。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乡村的雨中世界,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气息。 颔联“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生活,竹林里的农家鸡犬不惊,一片安静,水边的官舍则是官吏和百姓稀少。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描绘了乡村夜晚和早晨的景象,溪水的声音在夜晚涨满了寒意,一直传到枕边;早晨晴朗的天色将山色翠绿染到衣服上。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乡村的夜晚和早晨,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自然与美好。 尾联“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因为有西边邻居的优美诗句相伴,诗人可以整天与朋友酬唱自娱,忘却尘世纷扰。这一联通过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
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溪声

    读音:xī shēng

    繁体字:溪聲

    意思:(溪声,溪声)
    溪涧的流水声。
      ▶唐·陈润《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陆游《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枕山

    读音:zhěn shān

    繁体字:枕山

    意思: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茅盾《无题》:“于是她又照老样子将上半身靠着枕山,左手支着头,左腿一半搭在床沿。”

    解释:1.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 晴翠

    读音:qíng cuì

    繁体字:晴翠

    意思: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唐·温庭筠《太液池歌》:“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 染衣

    读音:rǎn yī

    繁体字:染衣

    意思: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宋濂《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