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意思:麻烦你再上筑台,世人难民劳凭借才华。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有才能的人的赞扬和期待。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一个俊才的邀请,希望他能登上高台,为世间的艰难和民众的劳苦做出贡献。诗人相信他会有卓越的表现,可以像传递羽檄一样传播声名,并且可以在饮酒谈笑中为人们带来欢乐。 首联“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诗人表达了对这个俊才的期待和邀请,希望他能再次登上高台,为世间的艰难和民众的劳苦做出贡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有才能的人的重视和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的关心和同情。 颔联“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诗人表达了对这个俊才的信心和期待,相信他会有卓越的表现,可以像传递羽檄一样传播声名。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有才能的人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饮酒谈笑的乐观态度。 颈联“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诗人用美丽的景象来形容这个俊才的影响力,他登上高台后,周围会充满清风,就像元规楼一样远离尘嚣;他为民众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就像匡俗山春一样美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俊才的美好期待和祝愿。 尾联“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诗人提醒这个俊才不要忘记那些和他分别的人们的痛苦和遗憾,他应该像海潮回处寄书来一样,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安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有才能的人的关怀和期望,也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有才能的人的尊重、赞赏和期待。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个俊才的深深期望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金台

    读音:jīn tái

    繁体字:金檯

    英语:Jintai

    解释: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 3.黄金台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4.指古燕都北京。

    <
  • 俊才

    引用解释

    亦作“ 俊材 ”。 1.卓越的才能。《汉书·王褒传》:“闻 王褒 有俊材,请与相见。”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唐 先生 伯虎 ,名 寅 , 姑苏 人。负俊才,能文工诗,翰墨极精。”

    2.才智卓越的人。《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材,兴学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三百俊

  • 难民

    读音:nàn mín

    繁体字:難民

    英语:refugee

    意思:(难民,难民)
    遭受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安插难民,自有一班儿地方官料理。”
      ▶

  • 筑金

    读音:zhù jīn

    繁体字:築金

    意思:(筑金,筑金)
    指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事。喻好贤、求贤。
      ▶唐·韩偓《赠隐逸》诗:“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筑金诱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