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子华遗冰》 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

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

意思:惭愧没有二公的才能和学习,享受这完全与一般的人同情。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韩子华遗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六月侍臣方赐冰,我赋得之从友朋”。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炎热的六月,得到友人赠送的冰块,消暑解热,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这份清凉的心境。 首联“开盘一见水玉璞,置坐百步无青蝇。”描绘了冰块的美妙质地和清凉效果。作者将冰块比作珍贵的玉石,开盘即见其晶莹剔透,置坐则远离了炎热和嗡嗡的苍蝇。这一联生动地表现了冰块带给人的舒适感。 颔联“热肤收汗起疹粟,不有消渴同茂陵。”进一步描述了冰块的实际作用。作者因炎热而出汗、起疹粟,此时有了冰块,如同消渴之症的茂陵之人得到了解脱。这一联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表现了冰块的清凉效果。 颈联“杜子每思赤脚踏,韩老尝苦如甑烝。”这里作者借友人的例子,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杜子每思赤脚踏,是对友人豁达、豪迈性格的赞美;韩老尝苦如甑烝,是对友人生活艰辛的同情。这一联通过友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尾联“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份清凉与友人共享的自豪感。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炎炎夏日中得到友人赠送的冰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享清凉、共度炎夏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豁达、豪迈的性格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月侍臣方赐冰,我赋得之从友朋。
开盘一见水玉璞,置坐百步无青蝇。
热肤收汗起疹粟,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脚踏,韩老尝苦如甑烝。
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无二

    引用解释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

  • 公才

    读音:gōng cái

    繁体字:公才

    意思: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

  • 二公

    读音:èr gōng

    繁体字:二公

    意思:指府和县的副职。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二太爷”。

    造句:早晚高峰,车龙长达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