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钱氏两甥度岭》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意思: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钱氏两甥度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是一首描绘离别和旅途艰辛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家人分别的痛苦和孤独,以及在异乡的艰难生活。 首联“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描绘了作者为了生活或追求理想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荒凉之地。这一去,意味着与家人分离,远离熟悉的环境和生活。而他选择在下濑营这个地方安顿下来,下濑营可能是他旅途中的一个暂时的落脚点,也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充满挑战的地方。 颔联“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描绘了作者与家人分别的场景,他们被迫分离,各自踏上旅程。这里用“一家十口”来形容家庭的规模,突显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而“万里两身行”则表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感觉,即使相隔万里,也无法阻挡他独自前行的决心。 颈联“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艰难生活。他可能遇到了当地人的欺凌和不理解,甚至被异乡人称为“客”,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这一联通过描绘具体的情境,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困境和无奈。 尾联“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之情。他在江边南望,泪水无法止住。这里的“渭阳情”指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离别家乡、独自面对艰难生活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坚韧不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
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一家

    读音:yī jiā

    繁体字:一家

    英语:household

    意思:
     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
      ▶《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

  • 身行

    读音:shēn xíng

    繁体字:身行

    意思:
     1.操行;品行。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
      ▶汉·贾谊《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