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坛守赴阙》 潮平驩喜浪婆儿,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潮平驩喜浪婆儿,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意思:潮平我喜浪婆儿,没有错举棹新城长江上去。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送坛守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它描绘了江南士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州(宁波)的赞美和向往。 首先,诗的前两句“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描绘了江南士人对吴会(即苏州)的轻视,就像长安和洛阳一样,是宾主之礼。这里用长安和洛阳作为对比,突出了江南士人对家乡的轻视,表达了他们的自豪之情。 接着,“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这两句表达了自从明州开放以来,江南士人对家乡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轻视吴会,而是开始欣赏和赞美自己的家乡。这种变化反映了明州的发展和繁荣,也表达了江南士人对家乡的自豪之情。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这两句表达了明州太守是江南的英才,明州是美丽的地方,也是江南士人的故乡。这里再次强调了江南士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这句诗表达了江南士人对明州的感情并不只是表面的,他们也热爱明州的江水。这体现了他们对明州的深厚感情。 “黄鹄排赤霄,垂翅一再举。”这句诗描绘了明州的美好前景和士人的雄心壮志。他们像黄鹄一样,准备一飞冲天,展现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御厨赐食紫驼峰,情多犹忆马夹柱。”这两句诗表达了江南士人对明州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他们不仅对明州的美景和美食感到自豪,也怀念着家乡的美食和文化。 最后,“依然梦断四明山,花信风里怜梅雨。”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南士人在梦中回到了四明山,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和温暖。他们也关心着家乡的天气变化,尤其是花信风里的梅雨季节。 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州的赞美和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歌也表达了江南士人的雄心壮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
黄鹄排赤霄,垂翅一再举。
御厨赐食紫驼峰,情多犹忆马夹柱。
依然梦断四明山,花信风里怜梅雨。
潮平驩喜浪婆儿,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潮平

    读音:cháo píng

    繁体字:潮平

    意思: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
      ▶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

  • 上去

    读音:shǎng qù

    繁体字:上去

    英语:(v) go upwards

    意思:
     1.由一处趋于某处或由低处到高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李四本是个浑虫,听了这话,先走到石头

  • 驩喜

    读音:huān xǐ

    繁体字:驩喜

    意思:快乐;高兴。驩,通“欢”。
      ▶《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驩喜。”
      ▶《汉书•王莽传下》:“元元驩喜,兆民赖福。”

  • 浪婆

    读音:làng pó

    繁体字:浪婆

    意思:波浪之神。
      ▶唐·孟郊《送淡公》诗之三:“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
      ▶元·陈镒《再次韵答王子愚》:“云间后土来天女,风外清淮舞浪婆。”

  • 错举

    读音:cuò jǔ

    繁体字:錯舉

    意思:(错举,错举)
    参互列举。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两名错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