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路枢四首》 原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原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意思:原陪坐几手杖登上南丘陵,遥想凶气和北方区。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和路枢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描绘了诗人辞别旧职,乘舟远离尘世纷扰的情景。诗人通过“前筹”一词,暗示了自己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他为何要远离繁华,泛舟五湖呢?这引发了读者对诗人下一步行动的猜测和疑问。 颔联“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的厌倦和对黑发之年的珍惜。这里的“脱屣红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谁肯办”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愿放弃世俗繁华的人的轻蔑。而“挂冠”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他希望在黑发之年辞官归隐,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可能是非常罕见的。 颈联“原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对人间纷争的厌倦。他希望能够在南阜的山水之间,陪伴着几根拐杖,远离尘世的纷扰。同时,他也遥想北区的人间纷争,表现出他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尾联“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诗人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即使到了晚年,功名利禄也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离开了官场,但内心仍然对功名有着强烈的渴望。最后,“云台依旧矗天都”一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诗人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他厌倦了红尘的纷扰,向往山水自然,但内心仍然对功名有着强烈的渴望。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
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
原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

关键词解释

  • 南阜

    读音:nán fù

    繁体字:南阜

    意思:
     1.南山,指庐山。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逯钦立注:“南阜,南山,指庐山。”
     
     2.南面的山

  • 遥想

    读音:yáo xiǎng

    繁体字:遙想

    意思:(遥想,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

  • 几杖

    读音:jǐ zhàng

    繁体字:幾杖

    意思: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
      ▶《礼记•曲礼上》:“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三年,上赐淮南王几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